前几天又是翻来覆去,合上又展开,偶尔甚至嗅嗅地看完了这书。我承认,这么看确实有点奇葩,但是确实也乐在其中。这就是纸质书的魅力吧,特别是长得还不错的新书的魅力。
读完之后不是明白了什么,而是隐隐约约好像感受到了什么。至于是什么,说不清。不适合做书摘,但是既然当时装逼地摘抄了,别浪费了。顺带再废话一下,我喜欢第四篇《遗书》,因为自身已经深切的体会到了那种兄弟间因为不一样所带来的无可奈何的隔阂。
- 人生选择什么就必须承受什么,得到什么就会失去什么,这道理到了这样的年纪几乎已没有什么疑惑的余地,只是在日复一日一如川剧“变脸”般随着工作或行程不停变换的角色扮演中,“自己”这个角色反而少有上戏的机会,除了午夜场;而在几乎无声也无观众的演出过程里,和“自己”对戏的另一个唯一的角色就叫“回忆”。
- 该记得不会忘记,会忘记的应该就是不重要的东西。
- 人生很多滋味都要到一个年纪才懂得去细细品味,比如类似这种相濡以沫的感动和幸福。
然而当你一旦懂了,一切却都已经远了。远了——,到底是年纪?是有了自己的家庭,因此有了另一种责任和更亲近的关系?还是工作、生活以及彼此人际关系上的落差,所以把原先那么紧密的关系给稀释或拉远了?即便到现在他依然不解。
- 如果困扰是可以用金钱解决的话,就不要把金钱这件事当做困扰。
- 我喜欢那个时候,因为那个时候,我们都一样,现在呢,不一样了。
- 人要到了三十多岁,才慢慢开始琢磨上一代人的心思,会站在他们那边想,有时候暗暗分析分析他们年轻的时候怎么过来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性格和脾气,他们的欢喜和恐惧是什么。
- 他那天的日记就是用那支新钢笔写的,他写着:"爸爸今天买了一只卑斯麦的钢笔给我,奖励我考上初中。这支钢笔很贵,爸爸可能要做好几天的工。他的心意和这支笔我都要永远珍惜……"
- 这两个人后来怎样我不知道,但我宁愿相信,他们应该会是好父母,因为他们的爸妈欠他们的那部分,他们一定会加倍还给自己的孩子。
- 思念,的确是另一种形式的忧郁或焦虑。
- 不过,尽管嘴里老是这么叨念着,但他们心里各自明白,没有谁设计谁,说到底都是时代设计了所有人。
——《这些人,那些事》